8月6日晚間,國家醫保局舉辦第十一批藥品集采報量在線解讀 ,以便于醫藥機構準確理解報量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半個小時的解讀會在國家醫保局視頻號上有超過4萬人觀看,現場參與者包括來自醫療機構 、藥店等代表。
“反內卷”是第十一批集采的重要原則 ,包括報量在內的規則也在不斷優化。此次集采報量首次允許醫療機構按廠牌報量,在6日晚間的線上解讀會上也獲得了最多的關注,多家醫療機構代表就此提問 。
首次按廠牌報量 ,醫療機構報幾個更好?
集采的核心邏輯是以量換價,掌握醫療機構相關藥品的量是完成藥品集采的基礎。此前的8月4日,聯采辦就發布通知 ,要求各省份組織本地區醫療機構開展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需求量填報工作。此次報量自8月6日正式啟動醫療機構報量,醫療機構須按要求填報相關藥品采購需求量,于8月25日24:00前提交數據,8月27日17:00前 ,各省完成相關藥品采購需求量審核工作 。8月6日,山西也率先發文落實此次報量工作。
此次集采報量規則較過去的集采有較大變化,比如在前十批集采中 ,聯采辦往往在信息填報通知后,就發布集采文件,報量由各地醫保部門發布通知 ,而此次的一大變化是采用線上直報方式,由各省份醫保部門組織轄區內相關醫療機構,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國家醫保信息平臺進行填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 ,此次集采還提出,每個采購品種可在過評規格中自主選擇按品種或廠牌進行報量 。這是集采首次允許醫療機構按照廠牌報量。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相比較過去按照通用名報量 ,按廠牌報量考慮到了臨床醫生和患者的用藥習慣以及自主選擇權。
對于這一規則,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簡稱“聯采辦 ”)相關負責人在解讀會上介紹,醫藥機構可根據實際需求,既可選擇不區分廠牌、按品種名稱進行報量 ,也可細分到廠牌,按廠牌報量;可以部分品種按品種報量、部分品種按廠牌報量。可供選擇的廠牌是前期完成信息填報的醫藥企業,醫藥機構可填報的廠牌數量不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 ,若醫藥機構有報量的廠牌中選,則需完成該廠牌的協議量,所以要與“一品兩規”等政策規定做好銜接 ,合理選擇廠牌數量。若醫藥機構有報量的廠牌未中選,則該廠牌的采購量將按后續發布的標書規定分配給中選企業。
如果醫療機構報的廠牌最終沒有中標怎么辦?聯采辦相關負責人舉例指出,假設一個醫療機構某一個品種報了3家企業 ,其中有兩個廠牌中標了,那么兩個廠牌的量就要完成,另一個沒有中標的廠牌的量就會分給主供企業 。如果主供企業恰好是醫院報過量且已經中選的那兩個廠牌 ,對于醫院來說,只要完成這兩個廠牌的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醫療機構報了三個廠牌,另一個不是醫療機構報量且有中選的廠牌,沒有中選的廠牌的量就分給第三家 ,即所在省的主供企業。對于醫院來說,必須完成三個廠牌的協議量 。
“在報量的時候也要和主管部門的一品兩規等對醫院藥品配備的相關政策規定保持協同,做好協同 ,合理確定報量的廠牌數量。”上述負責人表示,在保證臨床用藥方面,按照集采的政策 ,鼓勵醫療機構優先使用中選藥品,但優先使用中選藥品不等于僅使用,集采的協議量一般是醫院報量的60%至80% ,剩余部分是允許醫療機構自主選擇采購非中選藥品的,醫療機構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可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所需要的藥品。
鼓勵藥店參與報量 ,有什么政策支持?
2024年底,國家醫保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完善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其中就提到,鼓勵村衛生室 、民營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參加集采 。第十一批藥品集采也提出 ,鼓勵醫保定點民營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參加集采并報量。記者從此次解讀會了解到,藥店報量選擇有需要的品種即可,對報量品種和數量多少不作要求。
對此 ,聯采辦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鼓勵所有的藥店,尤其是醫保定點零售藥房 ,能夠參加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帶量采購的報量工作,共享集采改革的成果 。一方面可以方便群眾就近配到質優價宜的集采藥品,另一方面也能夠為零售藥店增加采購的渠道 ,實現多方共贏。
聯采辦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為了鼓勵藥店積極參加集采,各地醫保部門都采取了不同的激勵的措施 ,比如對于配備集采藥品達到一定數量,而且按照要求對藥品追溯碼進行掃碼的零售藥店,那么將授予集采便民藥房的標識牌。此外,在定點藥店比價小程序上面 ,也會標明這家藥店是否參加集采。在落地執行過程中,對藥店的執行情況,包括協議采購量的完成情況 ,以及是否落實追溯碼掃碼的相關要求,各地的醫保部門也會按照本地的相關的政策進行監管 。
如何保證報量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根據聯采辦通知,各地醫保部門要指導醫療機構綜合考慮臨床需求變化 ,足量報量。針對使用量呈上升趨勢的品種,如2023年和2024年新納入醫保目錄 、臨床指南推薦地位提升等,應適當增加報量。針對使用量可能降低的品種 ,如醫院相關科室調減等,允許適當減少報量,但須作出說明并提供證明材料 。針對使用量存在不穩定性的品種 ,如與季節性、流行性疾病有關等,應綜合考慮疾病特點,合理報量。聯采辦還提到,將適時會同各級醫保部門對有量不報、報而不采 、采而不足的醫療機構進行公開問詢 ,并組織專項現場檢查。
聯采辦在通知中還要求,各級醫保部門要認真負責,檢查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采購需求量與實際醫療服務能力明顯不符、上傳信息缺少簽字或蓋章等情況 ,及時糾正數據差錯,提高數據填報準確性 。各級醫保部門需將該品種的醫療機構報量與2023年、2024年兩年平均采購量進行比對,醫療機構報量低于平均采購量的80%時 ,要求醫療機構作出說明,對于有歷史采購量而不參與報量的醫療機構,需在后期落地執行監測時重點關注。針對2023年和2024年新納入醫保目錄、指南推薦地位提升等使用量呈上升趨勢的品種 ,要求報量力爭達到平均采購量的100%。為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合理用藥管理,對限適應證報量的品種允許在平均采購量80%的基礎上適當減少報量 。對于基本醫保以外的醫療服務,例如不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的特需醫療 、國際醫療的用藥 ,可不納入報量范圍。
聯采辦相關負責人在解讀會上強調,如果報量過程中,相關藥品報量低于兩年平均采購量的80%,都需要在系統中提交書面的說明 ,由醫保部門進行審核。未被審核通過的要及時修正報量 。在審核報量是否達到80%時,系統會自動將填報的各品規需求量按有效含量折算成最小規格的量,相加得到的就是該品種的報量。
對于兒童藥存在的某些特殊情況 ,聯采辦負責人指出,如果僅是兒童適宜的品規,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 ,醫療機構沒有辦法折算成過評的品規,醫療機構在報量時可以進行專門的說明。如果兒童適用的品規,且通過了一致性評價 ,可以正常報量。中選規則上也將研究對兒童適用的小規格,適當調整價格折算的規則,來鼓勵企業提供兒童適宜的規格 。
3個品種企業數超40家 ,醫保局強調“反內卷 ”原則
此次集采涉及55個品種,均為競爭充分的成熟品種。除了報量規則的優化,第十一批集采還特別強調“反內卷”的原則。
8月5日,國家醫保局發文稱 ,據藥品聯采辦統計,共480家企業提交了相關藥品的資料信息,這些企業將作為醫療機構填報需求量的選擇范圍 。55個擬采購品種中 ,平均每個品種有15家企業,有3個品種的企業超過40家,企業數最多的達45家。國家醫保局提醒 ,各企業做好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科學研判市場競爭格局,堅持理性報價、誠信經營 ,共同抵制圍標、串標等不法行為,共創行業良性生態,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 ,集采“反內卷”有望逐步提高醫藥企業的盈利能力。目前,國家層面共開展了10批藥品集采,覆蓋了435種藥品,但過去的集采方式更多以“以價換量 ”的方式為主 ,低價企業獲得更多的藥品份額,這使得企業報價相對較低,導致的結果:一方面使企業的盈利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為了控制成本 ,藥品的質量也出現問題 。但我們認為,隨著后續醫保局集采“反內卷”措施逐步完善,企業藥品價格的競爭有望逐步回歸良性 ,伴隨藥品價格的企穩,醫藥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杠桿平臺app哪個可靠:我要配資網炒股配資開戶-政治局會議解讀:短期降息概率低 推進融資平臺出清
我要配資網平臺:配資炒股理財平臺-A股半年減持過千億:電子行業減持數量最多 拉卡拉或遭清倉減持
配資用戶如何開戶:網上炒股-國家安全機關連續破獲臺灣間諜竊密案件 打掉一批間諜情報網絡
股票配資合同:炒股配資官網平臺-香港重磅!《穩定幣條例》正式成為法例!
炒股配資平臺網址:低息配資開戶-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標普500指數、納指均創歷史新高
配資交易網:配資平臺開戶炒股-下半年配什么?理財公司看好這兩類資產
正規炒股平臺有哪些:實盤配資開戶-A股三大指數收跌 采掘、石油、燃氣板塊逆市走強
股票按月配資開戶:在線實盤配資炒股平臺開戶-王興興:宇樹科技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未來1~2年機器人有望實現更多家用功能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本站提供專業的配資服務,涵蓋配資平臺app下載、網上在線炒股配資、股票市場配資等多種業務,助力投資者高效把握市場機會。我們與多家正規股票配資公司合作,提供安全、便捷、靈活的資金支持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投資需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專業指導與優質服務,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立即下載APP,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盤,藍思科技、復旦微電、奧比中光三家股價分別上漲3.06%、0.15%和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記者|趙陽戈2025年3月中旬,滬市科創板IPO受理首單花落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傲拓科技“)。公...
記者辛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一季度機械設備、手機、家電等產品銷售均有亮眼表...